发布日期:2025-05-16 浏览次数:11
PCT是《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英文缩写,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使得同一件专利获得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利保护。近五年(2020—2024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的PCT专利表现如何呢?本文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检索日期2025年5月8日),对临港新片区近五年获公开(公告)的PCT专利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结果如下:
一、PCT申请总量分析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公开(公告)的PCT专利共3899件(见表1),包含3894件发明专利和5件实用新型专利,共涉及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253家企业、4所高校和1家研究机构。目前,处于国际公开阶段的专利为1732件,进入国家阶段的专利为2167件(授权888件),授权国家/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233件)、日本(122件)、欧专局(88件)、德国(84件)、中国(81件)、韩国(76件)和印度(52件)等。另外,合作申请的专利1040件,占专利总量的26.7%。
表1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整体概况
注:数据样本包含通过指定国家/地区进入、授权时间为2020-2024年的PCT专利,专利数量经过申请号合并后进行统计。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公开(公告)趋势如图1所示,从2020年326件激增至2024年1272件,年均增速40.6%,其中2021-2022年增速高达66.3%,但2023年增速有所下降,而2024年强势反弹至37%。
图1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公开(公告)PCT专利量
二、专利申请人排名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数量排名前20的机构如图2所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因2021年地址变更已迁出,未列出),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531件专利位列第一,上海显耀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479件专利排名第二,上海临港绝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420件专利排名第三,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353件)和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64件)分别排名第四、第五。TOP20机构中有2家高校,为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另外,TOP20机构的PCT专利数量占专利总量的75.2%,表明临港新片区PCT专利的集中度较高。
图2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公开总量排名TOP20
三、同族国家/地区分析
同族专利的海外布局情况往往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相关技术领域的潜在市场情况。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的同族专利来自全球39个国家/地区,TOP10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临港新片区PCT专利的同族国家/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3099件)、美国(1484件)、欧专局(1376件)、日本(1367件)和韩国(1227件),位列前10榜单的还有中国台湾(528件)、澳大利亚(334件)、德国(314件)、印度(301件)和新加坡(295件)。
图3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主要同族国家/地区分布
同族专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发机构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市场战略。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20件的20家机构的同族国家/地区分布如图4所示。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显耀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着眼于全球核心市场覆盖,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重点覆盖中美欧日韩等主要经济体,同时瞄准印度、新加坡等新兴市场;上海显耀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以技术出口为导向,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美国市场,同时布局欧洲和日韩;上海枢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国际专利保护进入美欧日韩等严格监管市场。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采取区域深耕型布局策略,聚焦国内和欧洲市场,其他国际布局尚处于初期阶段。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美国、中国、欧洲、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地区专利构建技术竞争壁垒。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作为科研转化型研究机构,以国内应用场景为核心,美国、欧洲是其最大的海外市场,同时战略布局南非、新加坡和印度。
图4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20件机构的同族国家/地区分布
注:气泡大小和连线粗细均代表专利数量的比例。CN-中国,US-美国,EP-欧洲专利局,JP-日本,KR-韩国,TW-中国台湾,AU-澳大利亚,DE-德国,IN-印度,SG-新加坡,CA-加拿大,AT-奥地利,ZA-南非。
四、研究领域分布
临港新片区近五年公开的PCT专利主要集中在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B60L(电动车辆动力装置)、H01L(基本电气元件)、G06N(基于特定计算模型的计算机系统)、B60K(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H01M(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B60S(车辆的保养、清洁、维修、支撑、起重或操纵)、A61K(医疗、牙科或盥洗用途的制剂)、A61P(化学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G06T(一般的图像数据处理或产生),如图5所示。排名前10的IPC分类领域专利数量为2171件,占专利总量的55.7%。
图5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主要IPC技术领域
五、战略新兴产业分布情况
通过对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的新兴产业分类统计来了解新片区重点产业分布情况。结合图6和图7可知,近五年临港新片区的PCT专利新兴产业布局呈现如下特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电子核心细分产业为基盘,2024年增速达97.8%,但人工智能、下一代信息网络等软技术占比下滑至10.5%;新能源汽车产业凭借整车、设施、配件的“制造端三叉戟”贡献51.3%增量;新材料产业创新主力是前沿新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先进钢铁材料和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传统升级步伐较缓;关于生物产业,生物医药占33.7%,而生物农业仅占比7.4%;高端装备制造依赖智能制造装备单点突破,海洋工程、航空装备等战略领域布局略显不足。
图6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的战略新兴产业分布
注:数据来源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仅统计涉及相关著录项的专利。
图7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的战略新兴产业(细分)分布
六、专利价值度情况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按照incoPat合享价值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8所示,高价值专利(8-10)以价值度8为核心,总量增长165%,尤其在2022年爆发式增长112%;但价值度10的专利2024年下降6.4%。与此同时,中低价值专利(4-7)规模激增,2024年占比达39.2%,价值度5和7的专利增幅分别超过10倍和9倍。
图8 近五年临港新片区PCT专利价值度分布情况
电话 021-38284946 石亮老师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港大道1550号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B417室